yokila
yokila
Published on 2020-11-30 / 7 Visits
0
0

《先生》摘录

简介:《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在波澜壮阔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但为今日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余音袅袅里是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一、蔡元培

教育发轫,兼容并包。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旁白结语:

蔡元培1940年病逝之后,他浩瀚一生涉足过的城市几乎都陆续开放了蔡元培纪念馆,一样的繁华但也一样的寂寞,七十多年间怀念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寻找失落的精神,呼声不绝,但应者寥寥。历史的记忆与现实的搏击中,倘若只能将足迹埋在纪念馆,却不能刻入时代年轮中,那么叹息也是枉然。

二、胡适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

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四十自述》

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到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他们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1926年致周作人、鲁迅、陈源的信)

三、马相伯

65598bf77f201316e6d52c1a6629da30fb5fc143.png

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震旦大学办学原则)

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老年时常说)

宪法本来就不是人民的意思写成,法律也是少数人的任意规定,所以宪法上所写的给人民的若干自由都可以由少数人定的几条法律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评论国民党的立宪)

四、张伯苓

学以抑愚,学以救国,学能求真理,又能改善人格。(创办南开大学的宗旨)

五、梅贻琦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大学一解》

去世后他人写的悼文:

先生粹然君子,并世诸君子比,华若未逮,而实则过之。

六、竺可桢

求是。(浙大校训)

求是的路径,源自《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养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就任浙大校长声明中所言)

《风萧萧》第471页:

地震在宇宙中也许是小事,在人类是一件大事。我们走路不知踏死了多少蚂蚁,但我们从未注意,而在蚂蚁社会中也许是一件大事。

七、晏阳初

罗斯福的四大自由理念:

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

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第五个人人都应享有的自由)

用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用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活力;用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用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四大教育)

如果您只看到军队的力量,而看不到人民的力量,那么你会失去中国。(与蒋介石的对话)

我要向全世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求解答。为什么不能团结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人民,以共同打击我们的敌人——愚昧、贫困、疾病和腐败政府呢?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世界,但其确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接受作家赛珍珠访谈时说)

八、陶行知

我今生的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个民主国家。我深信如果没有真正的公共教育,真正的共和制就不能存在。(给罗素的信中阐述关于为何转读教育的原因)

美的良知一旦焕发出来,比之道德自觉与发现功效是强的太多了,美就是一步到位的道德。

音乐是件专门的事情,小提琴更专门了,听不懂只要听,自然会听懂的。像洗澡一样,把皮肤上的不洁物洗去几分乃至几钱,洗了之后总是愉快舒服的。有失必有得,听音乐也是一样,专心专意的毫无成见的全部精神放在上面听,你以为有所失,听过了便知有所收获了。

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时间和空间。(演讲《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到的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

九、梁漱溟

(父 梁济《敬告世人书》)

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

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逐求”,以印度佛教为代表的“厌离”,以中国儒家为代表的“郑重”。(三类人生态度)

十、陈寅恪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撰写的王国维的碑文)

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可能有优美的文学。


Comment